钛是地壳中分布最广和丰度较高的元素之一,占地壳质量的 0.61%,位居第九位。钛资源由于其用量越来越大,仅次于铁、铝,被誉为“第三金属”。钛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力等重要工业领域,因此又被称为“现代金属”“太空金属”“战略金属”和“高技术矿产”,是现代工业和尖端科技不可或缺的金属原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重要矿产,在未来科技发展道路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是钛资源大国,钛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多为共伴生矿,品位不高。目前钛矿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外依存度超过了 60%。受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国际钛矿资源贸易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加强我国钛矿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前人对我国钛资源分布和保障资源安全进行了初步研究。
我国钛矿资源开发利用形势
根据《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9)》数据显示,截至 2018 年底,包括原始钛铁矿、钛铁砂矿和金红石在内,折算为二氧化钛的钛矿查明资源储量为 8.26亿 t,比上年净增加 700 万 t,增长 0.9%。
我国钛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北、河南、广东、湖北等地。主要矿床类型有钛铁矿岩矿、钛铁矿砂矿、金红石矿等。现在已探明储量的大型钛铁矿矿床有四川省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河北省承德市钒钛磁铁矿、广东省兴宁市霞岚钒钛磁铁矿、陕西省洋县毕机沟钒钛磁铁矿、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大滩钛铁矿等。
我国钛铁矿砂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分布比较分散,尚未发现大型矿床。我国已发现的金红石矿床主要分布于湖北、河南、陕西、江苏、山西、山东,有代表性的矿床是湖北省枣阳市大阜山金红石矿、山西省代县碾子沟金红石矿、四川省会东县新山金红石矿等。我国钛矿资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储量大,分布广;原生矿多,砂矿少;钛铁矿多,金红石矿少;贫矿多,富矿少;均为多金属共生矿。
《2019 年全国非油气矿山企业开发利用情况通报》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开采的钛矿矿山企业有 79 家,其中大型矿山 7 家、中型矿山 4 家、小型矿山 53 家、小矿 15 家,2019 年全国钛矿矿石产量146.98 万 t,工业总产值 20889.67 万元,综合利用产值 16506 万元,矿产品销售收入 20145.46 万元,利润总额 3974.75 万元。
《2009—2019 年全国非油气矿山企业开发利用情况通报》的统计数据显示,从 2009 年到 2019 年,我国钛矿矿山企业从 128 家下降到 79 家,下降了38%。大型矿山数量从 2009 年的 10 家增长到 2014 年的 22 家,之后又回落到 2019 年的 7 家。
中型企业从 2009 年的 2 家增长到 2014 年的 15 家,之后又回落到 2019 年的 4 家。大中型矿山数量均在2014 年达到峰值之后有所回落。小型矿山和小矿数量均呈现持续下降态势。
从 2009 年到 2019 年,受矿山产量及经济形势影响,我国钛矿矿山企业工业生产总值呈振 荡变化趋势,从 2009 年的 1.34 亿元增长到 2012 年 3.70 亿元的最高点,2016 年下降到最低点 0.23 亿元,到 2019年又增长到 2.09 亿元。变化幅度较大,行业发展呈现出极不稳定的趋势。
从 2009 年到 2019 年,我国钛矿矿石产量经历了较大规模的起伏。从 2009 年的年产 262.82 万 t,增长到 2011 年的 1296.3 万 t,增长了 393.2%;之后受经济形势影响,连年持续下降,下降到了 2015 年的34.54 万 t,下降了近 97.3%,几乎接近停产。
近几年钛矿石产量呈缓慢上升态势,2019 年达到了 146.98万 t,比最低点增长了 325.5%,但仍然仅为最高点的 11%,恢复的路程还将十分漫长。
从 2009 年 到 2019 年, 我 国 钛 矿 矿 山 企 业 的矿产品销售收入也经历了较大起伏。从 2009 年的10661.36 万元,增长到 2012 年最高的 33757.65 万元,增长了 216.6%;之后受经济形势影响,连年持续下降,降至 2015 年的 1465.16 万元,下降了 95.7%,仅为最高点的 4.3%。随着近几年钛矿石产量的缓慢上升,2019 年矿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了 20145.46 万元,恢复至峰值点的 60.0%。
我国钛矿采矿权的产能储备
我国钛矿资源可开发利用的多少,除了技术方法和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外,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资源储备的多少,而能够直接转化为资源的无疑是目前处于有效期的采矿权。从 2009 年到 2019 年,有效的采矿权数量从最高点的 103 个下降到 39 个,下降了62.1%。有效采矿权数量比实际开采矿山数量少的原因是矿山在开采当年可能存在采矿权过期后还在办理延续的情况。
采矿权设计生产规模从 2009 年的 888.92 万 t/a,增长到 2011 年最高点的 5375.97 万 t/a 后,在 4600万 t/a 到 5300 万 t/a 的设计生产规模之间持续了将近7 年,从 2018 年开始呈现了断崖式下降,2019 年更是降至 925.78 万 t/a。
通过对比钛矿采矿权设计生产规模和矿石产量的变化情况,结合当年的经济形势,基本可以断定,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国内钛矿企业在 2011 年到 2017 年一直在苦苦挣扎中,虽然企业一直在生产经营,但矿石开采出来后并不能如期销售,因此在 2011 年矿石产量达最高峰之后,开采量持续下降,矿石企业在苦苦支撑几年之后大部分破产或者注销了采矿权,导致 2018 年和 2019 年采矿权数量大减,矿山企业也相对减少,设计生产规模断崖式下降。我们从 2009 年到 2019 年的采矿权注销数量中也能看到这一趋势。仅 2018 年一年就注销了 8 个钛矿采矿权,注销产能 2300 万 t/a。
而钛矿采矿权的新立数量和新立产能均后继乏力。2009 年钛矿采矿权新立 13 个,新立的设计生产规模为 174.45 万 t/a;最高点的 2011 年采矿权新立了 4 个,新立设计生产规模 3538.37 万 t/a。
从 2016 年开始钛矿没有新立采矿权,相应地也没有采矿规模的增长,未来钛矿采矿权的产能储备存在很大的危机。虽然目前我国钛矿采矿权设计产能尚有925.78 万 t/a,而 2019 年的产量只有 146.98 万 t,只用了全国设计产能的 15.9%,但是如果未来几年没有新的采矿权增加,剩余产能按目前的产量初步估算只能维持 5~6 年,之后将面临国内资源紧缺的现象。
从钛矿探矿权来看,2019 年钛矿有效探矿权仅有 22 个,而且 2017 年到 2019 年 3 年没有新立探矿权,而同时钛矿探矿权一直在注销,3 年共注销了 19 个探矿权。我们知道,一个成熟的探矿权能够转化成采矿权至少需要 5~10 年时间,同时探矿权能够真正转化成采矿权的概率也不足 1%。因此,未来国内钛矿行业在资源供应链中将存在重大的产能不足问题,应该引起相关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
我国钛矿对外依存度变化情况
世界钛矿资源以钛铁矿为主,钛铁矿约占世界钛资源量的 93.5%,其余来自金红石、锐钛矿、钛矿渣等。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2017 年底全球钛矿(主要包括钛铁矿和金红石)储量约为 9.3 亿 t。其中,钛铁矿储量为 8.7 亿 t,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南非、肯尼亚、巴西、马达加斯加、挪威、加拿大、莫桑比克、乌克兰、美国和越南等国;金红石(包括锐钛矿)储量 6300 万 t,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肯尼亚、南非、印度、乌克兰、塞拉利昂、莫桑比克等国。
近年来,全球钛矿产量基本保持平稳,产量稳定在 600 万 t 以上,主要产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南非、莫桑比克等国。其中,钛铁矿原材料主要生产于澳大利亚、中国、加拿大、莫桑比克、越南、挪威等,2018 年产量为 536 万 t;金红石的生产国则主要为澳大利亚、塞拉利昂、南非、乌克兰等,2018 年的产量总和为 75 万 t。
其中,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莫桑比克、印度等国出口量较大,主要供应至美国、日本、中国、德国等国家。对外依存度,是指产品的净进口量与该产品总消费量之比。
矿产品对外依存度可以简单明了地表征某种(类)矿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 从而为国家制定该种(类)矿产的开发利用政策提供信息支持,是矿产资源安全的重要指征。
对我国矿产品的对外依存度进行了计算。姚震等 [5] 通过对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海关的钛精矿的进出口数据分析,认为我国钛矿对外依存度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
从 2009 年以来,我国钛精矿净进口量总体上呈现增长的态势。其中,2009 年至 2012 年,我国钛精矿进口量从 147.9 万 t 增至 290.5 万 t,呈快速上升态势;2012 年之后,由于受国际矿业经济的影响,我国钛精矿的净进口量有所下滑,2015 年钛精矿的进口量下降到了 188.0 万 t,比 2012 年下降了 35.3%。
钛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从 2011 年的最低点 14.8% 上升到 2015 年的 84.2%,提高了将近 70 个百分点。目前我国钛矿产品对外依存度为 63.8%,当前状态处于中高级,需要政府立即采取果断手段,制定相关矿产的开发利用政策,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生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