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轧硅钢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中国宝武、鞍钢、首钢、涟钢和沙钢等大型全流程钢铁企业以及部分独立冷轧深加工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冷轧硅钢生产能力(成品退火处理线)约为1800万吨,其中,无取向硅钢约为1500万吨,取向硅钢约为300万吨。宝钢和首钢在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市场占据领先位置,特别是在高磁感取向硅钢方面占据绝对优势。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我国建成投产和在建、拟建硅钢项目合计可新增硅钢退火处理能力1150万吨,其中无取向硅钢约980万吨、取向硅钢约170万吨。2024年,我国投产无取向硅钢170万吨,取向硅钢55万吨,预计2025年将投产无取向硅钢280万吨,取向硅钢30万吨,预计2026年将投产无取向硅钢530万吨、取向硅钢85万吨。与此同时,2024年以来我国建成投产、在建的服务高牌号硅钢生产的常化酸洗机组生产能力超过300万吨,六机架连轧机组轧制能力超过300万吨,高牌号硅钢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提升。
供需分析: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将步入“红海”市场
“双碳”背景下,我国加力扩围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持续推动工业领域能效提升和绿色转型,新能源汽车、家电高效压缩机、高效电机、节能变压器等工业领域的发展要求推动硅钢的品种需求提档升级,促进高牌号硅钢需求增长。
取向硅钢方面,新能源发电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新能源电力输送和新的用电场景,对输配电变压器产生新的需求,带动了变压器产量提升,增加了取向硅钢市场需求。未来,随着GB20052-2024《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新标准的实施,传统变压器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所用变压器能效标准均提高,将推动高磁感硅钢产品进一步取代普通取向硅钢产品,取向硅钢尤其是高磁感取向硅钢的市场需求将呈持续上升趋势。但从2024年以来我国在建、拟建硅钢项目看,若这些项目全部落地实施,至2026年我国取向硅钢生产能力将达到420万吨以上;即使产量按照年均增长约30万吨计算,2026年取向硅钢生产需求为355万吨,产能利用率将下降到85%左右,取向硅钢将面临产能过剩风险。
无取向硅钢方面,新能源汽车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将带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需求;家电高效压缩机、高效电机等能效提升将推动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被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产品替代;风力发电仍有增长空间,将带动高牌号、高磁感无取向硅钢的市场需求。未来几年,高牌号、高磁感无取向硅钢将保持增长,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压缩。虽然未来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的市场增量空间客观存在,但是从2024年以来我国在建、拟建的无取向硅钢项目看,2024年—2026年将新增无取向硅钢生产能力约980万吨,预计2026年无取向硅钢生产能力将达到2480万吨,比2023年增长约65%,供给增速将远远大于需求增速。当前,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市场已经进入“红海”,随着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高牌号无取向硅钢也将步入“红海”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节选来源:中国冶金报
图文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