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碳酸锂从去年底的51万元/吨跌至今年4月底的18万元后;6%品位的锂辉石中国(CIF)由年初时的每吨6000美元以上最低跌破今年4月的4000美元。五月份,碳酸锂和锂辉石中国(CIF)回暖,但也难现从前盛况!
面对锂价单边下滑,下游对原材料的采购意愿降低,市场成交量萎靡。在量价齐跌的大背景下,众多锂盐和资源企业“压力山大”。
7月11日晚,西藏矿业发布了国内首份锂资源企业的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000万元-3000万元,同比下降93.69%-95.79%。而且与其今年一季度相比,西藏矿业二季度的利润降幅进一步扩大。7月12日,盛新锂能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6亿元至7亿元,同比下滑76.81%-80.13%(去年同期为30.19亿元)。
不用遥想当年,就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可谓锂矿企业的丰收年,在新能源市场的带动下,碳酸锂供不应求,价格快速上涨,电池级碳酸锂一度猛涨到接近60万元/吨,较2021年初上涨超10倍。
西藏矿业2022年净利润7.95亿元,同比增467.45%,盛新锂能净利润55.52亿元,同比增长541.32%。
随着其他企业业绩预告持续披露,业绩“跳水”,成为相关锂企的常态。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和新基建建设的大背景下,原本只是应用在玻璃、陶瓷、医药等行业的“小众品种”碳酸锂的行业规模和市场容量快速增加,也展露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但相应的,我国锂盐产品的市场报价相对混乱,至今未形成统一、成熟的价格体系。缺少价格指引和预期管理,由于缺乏市场监管,碳酸锂当时还受到了人为的炒作,也是导致锂价巨幅波动的原因之一。今年4月份,碳酸锂价格开始又出现一波反弹,但显然,短短半年时间,锂市场供需结构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想要形成完善的价格体系,我国锂市场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目前,市场结构调整的方向之一是碳酸锂期货、期权。
7月11日,广州期货交易所发布了碳酸锂期货和碳酸锂期权合约及相关规则。这意味着广期所第二个品种碳酸锂期货、期权进入上市倒计时。
作为现货市场的延伸,在碳酸锂期货上市后,一方面,可以提供价格信号,为企业的生产、采购提供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可以作为企业套期保值的风险管理工具,实现企业对价格波动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另外,期货提高价格的发现效率,降低了相关交易成本,通过期现联动机制等方式,可以不断稳定市场价格体系。
据相期货公司预测,参考最近三年新增的品种LPG、生猪和工业硅,上市后历史波动率均值较之前明显下降。最近一年电池级碳酸锂历史波动率均值为18%,期货上市后预计逐步下降至11%左右。
据预测,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仍存在止涨回落的预期。参照目前锂盐供需结构,兴证期货预计,下半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波动区间预计为25-35万元/吨,长期价格中枢有望回落至20万元/吨。
碳酸锂的“疯狂”或许将告一段落!